Chrome危! AI浏览器新品大爆发, OpenAI都来抢饭碗

  • 2025-07-11 07:04:17
  • 791

AI时代,浏览器正在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不,英伟达投资的Perplexity就推出了自己的AI浏览器——Comet,号称专为当今互联网打造。

这家AI搜索起家的独角兽,又要挑战谷歌另一个垄断领域了。

而且不止它盯上了这块蛋糕,据路透社爆料,OpenAI也将在未来几周内发布一款AI浏览器。

好嘛,再加上老牌玩家谷歌Chrome/苹果Safari、新兴势力Dia浏览器/FellouAI浏览器等等,赛道着实有点过于拥挤了。

浏览器大战开始了。

不过有一说一,谷歌Chrome作为老大哥的地位确实难以撼动,它目前牢牢占据了2/3的浏览器市场份额。

所以,以AI搜索起家的Perplexity为啥选择此时进军浏览器市场?又有哪些优势?

答案这就揭晓——

干啥都绕不开浏览器

从官方介绍来看,Comet的定位是我们目前比较熟知的超级智能助手。

选择从浏览器切入,其实正是看中了这一入口在用户日常操作中的核心地位——几乎所有的任务,不论是搜索、办公还是娱乐,最终都绕不开浏览器。

按照Perplexity CEO的话来说就是:

如果不构建AI原生操作系统,就无法提供可靠的主动个性化助理。

而Comet的设计也是围绕上述目标展开。

目前它已面向Perplexity每月200美元的Max订阅用户,以及小部分此前已加入Comet候补名单的受邀者开放。

从网友提供的截图来看,Perplexity首页底部会直接出现Comet的入口。

打开方式有点像插件(以侧边栏的形式出现),但不同的是它能接管我们浏览器中的各项任务。

比如在领英中帮忙找出符合特定要求的候选人:

而且有趣的是,标签在执行操作时会发出蓝光提醒。

有TechGrunch记者体验后总结道,这款AI浏览器可以自动识别用户正在浏览的内容,因此可以直接向它提问,而无需打开新窗口或复制粘贴文本或链接。

它就在那里,并且始终掌握我正在浏览的内容上下文。

当记者尝试用Comet完成“看”油管视频、查看谷歌日历、汇总邮件等一系列任务后,他发现Comet在处理简单任务时非常好用,但仍不适应一些复杂任务。

比如让它帮忙在旧金山机场找一个评价好、每天收费不到15美元的长期停车位,最后直接崩溃了。

而且记者还默默吐槽了一点,一旦需要完成一些复杂任务,用户就必须授予Perplexity对谷歌账户的大量访问权限。

查看一个谷歌日历be like(一溜儿授权):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Comet的这些毛病几乎所有AI助手都会出现,而这也是所有玩家都在大力攻坚的方向。

OK,最后回到开头提到的问题。

为啥选择自己做AI浏览器?Perplexity CEO:被逼的。

原来他们很早就找过龙头老大谷歌Chrome,希望将Perplexity设为默认搜索引擎,但被拒绝了。

于是最终决定自己开发,毕竟浏览器是连接广大用户的最佳入口。

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据CEO透露,Perplexity在今年5月的搜索查询量达到了7.8亿次,而且其搜索产品月环比增长率超过20%。

也就是说,已经拥有大量用户的Perplexity可以为Comet引流,这样做一举两得——

不仅表面上会给Perplexity带来更多请求,而且能通过浏览器链接到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不过这些目前都还只是期望,老实说Perplexity面临的竞争可谓异常激烈了。

浏览器大战已打响

接下来不久,他们或许就要直面OpenAI带来的挑战。

事实上,OpenAI要单独做浏览器的消息从去年就有了,而且当时他们还挖来了两位谷歌前资深副总裁,这两人曾是开发谷歌Chrome浏览器的原始团队成员。

理由呢也和Perplexity类似,目标相当明确,要和谷歌Chrome展开直接竞争。毕竟用户总量就那么大,后来者都得从别人碗里“抢肉吃”。

并且据消息人士称,OpenAI此举背后还有一个关键驱动因素——数据。他们希望能更好地掌控数据收集渠道,从而为其模型训练和个性化能力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更多新势力也在不断涌入这一赛道。

从网友总结的名单来看,包括但不限于:

Dia浏览器:号称首个AI原生浏览器,和圈粉无数的Arc浏览器同一家公司出品(The Browser Company),最大亮点是无需打开ChatGPT等就能直接和任意网页对话。

FellouAI浏览器:由国内团队开发,但当前主要面向海外市场。主打行动型浏览器,集成了传统浏览器、智能体和MCP工作流自动化三大能力。

Genspark AI浏览器:由前百度高管、小度之父景鲲的创业公司MainFunc推出,核心功能“超级Agent”如同个人助理帮助用户完成各项任务。

Nimo Infinity浏览器:号称全球首款基于无限画布的AI浏览器,运行速度能升10倍。

……

这些浏览器大多以“AI原生”作为产品起点,试图绕开传统路径、从体验层面上实现弯道超车。

不过有一说一,谷歌这边也没闲着。

虽然一开始推出的“AI摘要”功能引发了一些争议,但无论是Gemini的迭代速度,还是其对Chrome浏览器进行的智能升级,都反映了谷歌大力守住护城河的决心。

并且最重要的是,拥有最终投票权的用户已经习惯了Chrome,只要其他对手没有拿出必须更换浏览器的绝对理由,Chrome在浏览器的地位就难以撼动。

而视线回到国内,浏览器市场的争夺同样愈发胶着。

从用户规模来看,头部玩家凭借先发优势和生态壁垒占据主导地位,如百度浏览器依托搜索引擎的流量入口优势,通过大力发展AI来进一步稳固自己的地位。

其他玩家如夸克、360等也不甘落后,一方面试图挖掘新的用户使用场景,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AI助手”标签重新定义浏览器这一老产品。

可以说,下一代“超级入口”的争夺,就在我们每天都在点击的浏览器里。

参考链接:

[1]https://techcrunch.com/2025/07/09/perplexity-launches-comet-an-ai-powered-web-browser/

[2]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media-telecom/openai-release-web-browser-challenge-google-chrome-2025-07-09/

[3]https://x.com/yoheinakajima/status/1943061942131957796

[4]https://x.com/AravSrinivas/status/194255249027854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