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2025上半年电视行业: 国补“治标”, 创新“治本”丨智能硬件观察

  • 2025-07-11 05:13:17
  • 163

作者|佘凯文

2025年已然过半,电视行业在这半年里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但行业回暖的趋势已经被坐实。

从市场规模来看,第一季度国内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为884万台,较2024年同期增长4.7%,机构对于二季度销量也充满信心,预计行业将迎来久违的实现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增长。

这背后,国家的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功不可没,它就像一针“强心剂”,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换机成本,让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消费者纷纷心动,进而推动了市场的增长。尤其借助国补的助力,厂商加速出货,一改一年前的态势。

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政策刺激的结果,可以理解为“治标”,显然大家也都意识到,“标本兼治”才是关键,于是当下市场一场以激发内生动力的创新正在悄然上演着。

大屏与Mini LED双轮驱动,高端化、智能化需求爆发

回顾上半年电视行业消费,能发现几个最明显的趋势,那就是大屏化的加速、Mini LED产品的走俏以及智能化产品的爆发。

全渠道零售监测数据清晰地显示,中国电视市场早已踏入大屏时代。2024年75英寸电视超越65英寸成为主流尺寸,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75英寸电视以21.5%的销量市占率稳居榜首。

不仅如此,超大尺寸电视的市场份额也在飞速上升。85英寸电视销量份额达到9.5%,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销量同比增长27.8%;100英寸电视销量份额为1.4%,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销量更是同比增长154.6%。

大屏电视所营造出的沉浸式观影体验,无疑是消费者钟情于大屏电视的关键原因。从更深层次来看,大屏化趋势反映了消费者对家庭娱乐体验的追求正不断向影院级靠拢。

在一众产品中,Mini LED电视的市场表现堪称惊艳。凭借大尺寸和高能效这两大突出优势,它成为国家补贴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今年第一季度,Mini LED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高达520.4%,这样的增速着实令人惊叹。

有机构预计2025年,Mini LED电视全年销量有望突破900万台,较2024年底预测值大幅提升100万台,市场渗透率接近30%。

再就是在消费升级的推动,行业智能化+高端化并行的趋势已经成型,消费者对电视的要求的提升,不再仅仅满足于电视最基本的观看功能,而是更加注重观看体验和智能化功能。高端电视在画质、音质、外观设计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正好契合了追求品质生活的消费者的需求。

这种消费升级趋势意味着电视行业正从单纯的硬件竞争向软硬结合的综合体验竞争转变,品牌需要在提升硬件性能的同时,加强软件和内容生态的建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技术创新与差异化竞争双管齐下

面对这些消费趋势,各大电视品牌纷纷使出浑身解数,通过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策略来迎合市场需求,抢占市场份额。

从品牌方面来看,像TCL就在抓住Mini LED的市场机遇,并以技术下放来提升性价比。TCL在Mini LED技术上可谓是全面出击。在当下正进行的618大促中,其表现格外亮眼。4至6千元档的Mini LED电视搭载了华星高阶HVA屏和万象分区技术,将原本高端机型才有的配置下放,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性价比。

以85T7LPro为例,华星高阶HVA屏的对比度高达7000:1,远高于普通IPS硬屏的1200:1左右的对比度,让暗部细节清晰可见,画面层次感十足。而万象分区技术的控光效果更是堪比2000级普通分区电视,有效压制了光晕现象,使得画面该亮的地方亮,该暗的地方暗,明暗对比强烈,色彩更加鲜艳。

除了85T7LPro,还有75T7K、65T7L等多款产品,像65T7L在补贴过后最低价可达3000左右,足可见TCL正在将万元级高端显示技术下放至主流价格带。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TCL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对中高端Mini LED电视的需求,通过技术下放策略,成功将高端技术普及到更广泛的价格区间,扩大了自身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推动了Mini LED技术在市场中的快速普及。

另一巨头海信则还是在激光电视和ULED超画质技术方面持续深耕。在AWE2025上,海信发布的RGB-Mini LED超旗舰电视UX系列,可谓技惊四座。这款电视摒弃了过去蓝色Mini LED背光层搭配量子点膜的方案,大胆采用RGB彩色Mini LED作为背光层,能够基于画面RGB色彩情况直接控光,进一步提升了色彩还原度和画质表现。

海信100UX配备的低反标杆“黑曜屏Ultra”技术也十分亮眼,它利用内外双层纳米级低反膜加矩阵式设计多层偏光片,大幅提升画面黑度同时也大幅提升了画面立体感,同时实现了超广的178°可视角。

海信还积极将低反射技术应用到更多产品中,像海信5系产品就标配墨晶屏。通过不断推出这样的高端产品,海信成功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在高端电视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海信的策略是坚持技术创新,通过打造高端产品线,树立品牌的技术标杆形象,吸引对画质有极致追求的高端消费者,进而巩固其在高端电视市场的地位,这种专注于高端技术研发和品牌塑造的做法,使其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中脱颖而出。

另外,还有像小米这种持续以高性价比和智能生态为核心竞争力的,在行业中算是独树一帜。小米电视依靠其庞大的智能生态链,以及相对亲民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具备不错性能的产品,满足了广大中低端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也使小米在这一市场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

总的来说,从上半年各大电视品牌的策略布局中不难看出,在消费升级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行业竞争已经在“技术创新+场景重构+用户价值”的更深处进行展开。

技术、内容、环保多维度引领变革

展望2025年下半年,电视行业或将在技术、内容等多个方面继续发生深刻变革。

首先是,技术上Mini LED的主流化进程必将加速,而Micro LED技术则有望迎来突破。Mini LED产业链的成熟,再加上国补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半年Mini LED电视在中低端市场取代传统LED电视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成为市场新主流的趋势愈发明显。这一趋势还将促使百吋电视等大屏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推动大屏电视的普及。

而Micro LED方面,很多品牌包括海信、TCL、三星等都已经推出了前瞻性产品,在今年AWE期间,海信的163吋Micro LED电视就赚足了眼球。但由于电视“比参数”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实现“售价、体验和面板寿命”的平衡之前,Micro LED更像是“肌肉产品”,不过其前景在高端市场仍然值得期待。

其次是,内容生态建设成品牌竞争焦点,尤其是优质内容争夺激烈。如今电视所承担的角色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内容输出载体,特别是在AI兴起的背景中,像海信就通过接入DeepSeek并内置业界领先的18大AI智能体,正在重新定义大屏电视的交互逻辑,使其能够主动服务于用户,扮演健身教练、家庭教师、旅游向导等多重角色。

技术创新的浪潮与内容生态的革新将持续重塑电视行业格局,无论是Mini LED的大众化普及,还是Micro LED的高端突破,亦或是AI赋能下的内容服务升级,都预示着电视将以更智能、更沉浸的形态融入千家万户。

总结

2025年上半年电视行业的回暖,本质上是政策红利与技术迭代共振的结果,但表面繁荣下仍需警惕“虚火”,所以使得大量玩家开始借用“补贴”的东风“创新”,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标本兼治”。

所以,展望下半年,行业真正的“大考”在于能否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换句话说就是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此买单,毕竟补贴不可能长久。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