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蔚来“萤火虫”视觉感知系统供应链, 欧菲光成最大赢家
- 2025-07-09 08:33:50
- 449
蔚来汽车旗下全新品牌“萤火虫”的首款车型已正式上市,其视觉感知系统背后的供应链格局引发了行业的高度关注。
这款新作定位为智能电动高端小车,凭借高规格的智能驾驶配置,突破了市场对于小尺寸车型的传统认知。尽管“萤火虫”属于小型车,但其智能化实力不容小觑。
该车车身尺寸为4003×1781×1557mm,轴距达2615mm,CLTC综合续航里程可达420km。它标配地平线征程系列计算方案,以128 TOPS的高算力为依托,配备11颗高清摄像头以及13个高性能感知硬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在高速及城市快速路场景下99%覆盖率的NOP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并且支持泛场景自动泊车,精准解决了狭窄车位停车的难题。
供应链深度聚焦,三强格局浮出水面
“萤火虫”视觉感知系统的核心供应链呈现出高度集中化的特征。据潮电智库从汽车产业链处获悉,欧菲光及其旗下专注于智能汽车业务的子公司欧菲车联,包揽了周视、后视及环视镜头与模组的供应;ADAS前视镜头由舜宇光学提供,而ADAS前视模组主要由欧菲车联供应;豪威集团则为整个系统供应车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
在当前追求供应链多元化的行业环境下,这种“三家核心供应商包揽主要视觉模块”的模式实属罕见。蔚来旗舰轿车ET7此前采用的是由8家光学供应商供货的分散模式,与之相比,“萤火虫”的供应链结构展现出了极高的整合度。
传统光学巨头加速转身,车载市场壁垒并非不可逾越
“萤火虫”的供应链案例揭示了一个关键趋势:具备深厚光学技术底蕴的传统厂商,在向车载领域快速拓展时展现出显著优势。这些在手机市场历经考验的“行业老将”,凭借成熟的工程化能力和量产经验,正高效跨越车规级制造的壁垒。
潮电智库分析指出,随着智能驾驶系统对视觉感知精度和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具备综合实力的传统光学巨头集中。头部企业的技术壁垒正在逐步构建,主机厂对供应链的审核标准也日益严格。
在此趋势下,部分拥有专项技术优势的二线厂商或许能在细分赛道寻得发展机遇,但市场集中化的总体方向已然明晰。
行业洗牌在即,二线厂商需寻生存空间
随着头部车企与核心供应商深度合作案例的不断增加,智能汽车视觉感知领域的市场洗牌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传统行业豪强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显著的规模优势,持续拓展市场版图;新势力企业虽在特定领域取得一定突破,但难以对整体市场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
欧菲光、舜宇、豪威这三家行业“巨头”,通过“萤火虫”项目展示了其在模组、镜头、芯片等方面的全链条供应能力。在此情形下,市场为后来者所留的发展时间和空间正不断压缩。二线厂商需加快构建核心技术壁垒,或可转向区域市场以及特定功能模块,寻求差异化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蔚来“萤火虫”视觉系统的供应链模式,不仅是一款新车的商业抉择,更是智能汽车产业链深度整合的典型范例。当“强者恒强”的市场法则在车载光学领域加速显现成效,市场格局的重塑已然启幕。
在未来的智能汽车市场竞争中,不仅是整车品牌之间的较量,更是其背后供应链生态综合实力的终极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