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折叠? 解法只有一个

  • 2025-08-27 23:23:22
  • 848

当“流量红利”见顶、平台规则日趋复杂,直播带货正从“个人英雄”走向“系统作战”。辛巴第五次宣布退网,看似突然,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去辛巴化”——徒弟矩阵已破亿粉、供应链迁回广州、自有品牌悄然接棒。本文复盘这位单日64亿GMV主播的转身逻辑,拆解顶流如何把自己“隐”成一家可持续运转的企业,并给出任何主播都能复制的“IP退居幕后三步法”。

最近,“朋友圈折叠”成了私域圈的热词

焦虑蔓延,技巧横飞:换字体、加表情、分行断句…

仿佛一场与算法的猫鼠游戏

但最终结果就是,纯粹得自嗨

我想和你说的是:这不是危机,而是转机

就像风吹散了表面的浮尘,让真正有价值的连接得以浮现

恭喜你,属于深度运营者的时代

正被这场“折叠”悄然开启

关注我,只聊能落地的私域干货~

一、看透折叠:不是惩罚,是平台的“善意筛选”

关于折叠,先搞清楚微信官方到底在做什么?

它面对海量信息与用户有限精力的矛盾,核心目标只有一个:

守护用户体验,留住用户时间

折叠,就是它设置的一道“信息过滤器”。

过滤了什么?低价值、重复、诱导性强的内容(如硬广刷屏、套路文案、无意义长文)

算法本质在识别“信息噪音”,那为什么说“恭喜”?

利好一:泡沫破了,价值显了:

过去靠刷屏、复制粘贴、低质群发就能“混”的日子结束了

折叠迫使你思考:我的内容,是否值得用户点开?

是否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价值?

好内容得价值才真正有机会凸显出来

利好二:精准识别“真用户”

愿意点开折叠内容的人,才是对我们真正感兴趣、有信任基础的用户

他们才是我们的“超级用户”种子

折叠帮我们自动过滤了“无效流量”和“围观群众”

让精准触达和深度服务成为可能

利好三:门槛高了,深度玩家获益

依赖技巧、工具、海量搬运的“浅层玩家”将被加速淘汰

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提供独特价值的能力、构建真实关系的能力

将成为无法被折叠的核心壁垒

二、应对折叠:从“对抗算法”到“拥抱用户”

最高明的“反折叠”,是让用户心甘情愿点开你的内容

关键在于:价值与信任。

1.价值前置:在“第一眼”就抓住人心

预览区即黄金广告位:

用户第一眼看到的几行字/一张图,必须清晰传递核心价值或强烈勾起好奇

忘掉套路,直接说“人话”

(1)痛点直给:还在为某某问题头疼?关键一步在这里…

(2)结果诱惑:三个动作,让你的客户回头率翻倍…

(3)稀缺提示:仅限今天:XX深度解法开放…

这一部分一定要记住简洁有力才是王道

预览区文字务必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清晰,避免冗长模糊

2.内容升维:让点开成为“值得”

朋友圈务必记得:宁缺毋滥

不要追求每天发的朋友圈条数,而是提升单条质量

每条内容力求解决一个真问题,提供一个真洞见

学会分享你的实践思考、踩过的坑、验证有效的方法

一定避免搬运,输出带“你”的烙印的独家观点

敢说真话,敢有态度。

同时一定要超越信息,传递“感”与“悟”:

除了干货,融入你的洞察、温度、真诚态度

让用户感受到屏幕后是一个真实、专业、可信赖的人

3.深耕信任,让用户主动“寻找”你

朋友圈的内容只是解决了曝光的问题,但事实是互动重于曝光

与其追求1000个用户看到但折叠,不如追求100个用户深度点开、评论、私聊珍惜客户每一次点开后的交流机会

用心回复每一条评论,适时切换私聊

重视每一次真诚互动,这一切都是在加固和客户的信任

尤其关注那些常点开、常互动的人,他们才是你的核心拥趸

对这些超级用户,一定要提供更个性化、更深度的价值

比如专属分享、优先答疑

同时可以尝试将朋友圈视为“预告片”

引导用户前往更系统、更完整的价值空间

三、写在最后:拥抱折叠,回归私域的本质

朋友圈折叠,绝非洪水猛兽

它是平台生态的一次必要进化,是用户心智的一道天然屏障

更是对私域运营者的一次大浪淘沙

与其耗尽心力钻研“反折叠技巧”

不如躬身入局,回归本质

(1)我的内容,是否真能帮到特定的人?

(2)我的存在,是否为用户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价值?

(3)我的关系,是否建立在真诚与互惠之上?

把精力从“对抗算法”转向“拥抱用户”

用深度对抗浮浅,用真诚穿透屏障

在折叠时代私域赢家画像只有一种:

他们是细分领域的深度思考者、用户问题的真诚解决者、长期价值的坚定建造者

希望,你也赢!

私域得道,道在价值,术在真诚

折叠之下,方显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