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38度, 胎压从2.5升高到了2.8, 到底要不要放气?

  • 2025-07-11 13:54:08
  • 948

最近的天气很反常,各地都是高温天气,动辄38度以上。而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关心的气压,也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平时胎压是2.5,现在到了中午,或者跑了一趟高速下来,气压能直接飙升到2.8。有人就会觉得,夏天胎压这么高,会不会爆胎啊?于是就会自行放气,直到放到2.5才安心。那么,胎压随着气温升高了后,真的需要放掉一些气吗?

胎压这东西,跟人的体温似的,天热了肯定会涨一点。冬天冷的时候我测胎压是2.5,到了夏天大中午,晒得地面发烫,都能煎熟鸡蛋,轮胎里面也一定很热,再测就变成2.8,这纯属正常现象。为啥?因为轮胎里的空气受热膨胀了,这是物理学定律,热胀冷缩,任何物体或者其他都遵循这个定律。

轮胎就像吹气球似的,温度每升10℃,胎压能涨0.1-0.2bar,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正常的。你总不能因为夏天体温 37℃,就觉得自己发烧了吧?我自己简单测试过胎压的变化,早上7点冷车胎压是2.5,中午14点暴晒后仅上升了0.1,达到了2.6,开车上高架上跑了一圈后再测,到了2.7,有的胎能到2.8。

此时肯定有人要说,有很多人的车子夏天爆胎了,我邻居的车就是夏天胎压高,跑高速爆胎了。这就得分情况来说,去年有一位车主在高速爆胎了,他来咨询我们,说自己的胎压肯定不高,以前是标准胎压,都半年没充气了,只会少不会多,但为什么爆胎了呢?

真实的原因估计还就是因为气压不足导致的,长期缺气导致胎侧变形,加上天热摩擦生热,导致轮胎橡胶失去活性才炸的。真正因为胎压从2.5 涨到2.8 就爆胎的,所有汽修老师傅都说:这辈子没见过。

关键是厂家早就把这点算进去了。你翻开车主手册看看,上面写的标准胎压 2.5,其实是冷态胎压,也就是早上没开车、轮胎没晒过的时候测的。厂家故意留了0.3-0.5的缓冲空间,就是怕天热膨胀。实际轮胎允许的胎压上限一般在3.5以上,就算气压升高了,也不会达到3.5,所以是安全的。

有次在服务区,旁边一个大哥拿着胎压计放气,说胎压太高了,非要降到2.3才放心。我就告诉了他一句,别放气, 胎压太低比太高更危险,胎面和地面接触面积变大,摩擦生热更快,反而容易爆胎。

那到底啥时候该放气?教你个简单招:看冷态胎压。早上起来没开车前测,如果超过厂家建议值(一般在主驾门框上贴着),就一定要放气。比如手册写2.5,你冷车测出来2.7,这时候需要放气到2.5。但要是冷车2.5,跑了半天变成2.8,纯属正常,放气反而会让轮胎气压不足。

还有人迷信夏天胎压要调低,这纯属老黄历。二十年前的斜交轮胎确实怕高温,但现在的子午线轮胎,承受能力早就今非昔比。我朋的车常年保持冷态2.6,夏天地表温度50℃,胎压冲到3.0也没事。反倒是那些瞎放气的,总在半路找救援。就像我们走了一天路,脚都有点肿了,就会觉得鞋子有点小,这时没必要去买个更大号的鞋子吧。

所以,天热胎压从2.5涨到2.8,别慌着放气。先看看是不是冷车状态,再对照手册标准值。厂家比咱们懂轮胎,人家留的安全余量,足够应付夏天的高温。真要是瞎放气导致轮胎出问题,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毕竟一条轮胎千把块。建议买个靠谱的胎压计,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冷胎胎压,有异常及时处理。跑长途前务必检查胎压,上了高速胎压略有升高,就不用管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