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如何“定制”专属美梦?

  • 2025-08-30 09:49:45
  • 175

脑机接口与大模型,恰似数字医疗领域冉冉升起的双子星,正以耀眼的光芒照亮行业前路。

日前,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如一阵春风拂过产业沃土,再次点燃了各方对脑机接口的热忱。二级市场上,相关概念股的上扬曲线,正是这份热情最直白的注脚。

医疗大模型亦在今年加速进入临床——从病例书写的字斟句酌,到预约挂号的便捷流转,从全科诊疗的周全考量,到专科突破的精准发力,它如细密的网,悄然覆盖医疗健康的每一处褶皱。

繁华之下,“到场景中去,让技术在实践中生长出真正的价值”,成了行业心照不宣的共识。正如迈动数康创始人&CEO范芳芳在访谈中轻声却坚定的强调:“无论是脑机接口还是大模型,唯有扎根具体的场景,才能绽放出属于科技的生命力。”

带着这份信念,这家诞生之初便锚定“技术落地”的创业公司,在专业的土壤里默默耕耘。那么,这群带着深厚学术底蕴的创业者,究竟选择了怎样的天地,去播种科技的种子?

哈佛博士后的“睡眠之约”:一场关于温柔守护的创业

要读懂迈动数康的选择,不妨先走进它的创始团队——他们的故事,不仅藏着赛道选择的答案,更写满了企业能走多远的底气。

迈动数康的创始人&CEO范芳芳是哈佛大学的博士后,曾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进行研究,现任中国医学继续教育学会睡眠专委会副主任;联合创始人&CMO赵康卿是北京大学本硕博,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士带领下专注于睡眠和成瘾相关疾病临床研究;联合创始人&CTO刘小沣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卡内基梅隆大学与哈佛大学博士联合培养,师从图灵奖获得者YoshuaBengio,在医学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多年。从创始团队的行业背景便不难看出,迈动数康选择的应用场景与睡眠息息相关。而从创始人口中,动脉网得到了更为具象化的答案——以睡眠为核心,拓展神经和精神心理相关细分赛道。

这份选择,一半源于团队的学术基因,一半源于范芳芳心中的涟漪。选择聚焦睡眠及精神心理相关赛道的原因,除了与创始团队的专业背景有关外,还与范芳芳的一个触动相关。接连在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北京大学第六人民医院三所国内外知名睡眠相关院校工作的范芳芳不仅亲身感受到睡眠相关需求的旺盛,也意识到临床治疗手段的(相对)匮乏。这引发了包括范芳芳想要从产品出发为临床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的决心,也成为了迈动数康的创业缘起。

如今,这家企业已入选“中国睡谷”计划,手握超亿元战略融资,更以“脑机接口+大模型+数字疗法”为经纬,编织出覆盖睡眠及精神心理相关领域的产品矩阵。动脉网选择了其睡眠核心产品“美梦仓”和心理陪伴(即睡眠相关赛道)核心产品“Mindcare陪伴机器人”,从技术优势、资源积累等维度,解构迈动数康的企业实力及产品优势。

脑电心电多模态监测+个性化干预手段,美梦仓让梦境触手可及

迈动数康的“美梦仓”,是一套能够实现“监测-识别-干预-再评估”的个性化、智能化睡眠闭环优化系统,旨在提升睡眠质量和睡眠相关精神心理健康。

从美梦仓的功能表述和创始人的介绍中,动脉网获悉,基于脑机接口的多模态精准监测和有效的个性化干预是“美梦仓”的核心壁垒。

在无感精准监测方面,迈动数康主要采用其自研的便携式脑电心电监测仪(睡眠监测仪)。范芳芳表示,医院此前所应用的传统睡眠监测设备具有四大不足:其一是线路复杂造成用户佩戴不方便;其二是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但专业人员的学习、培训周期需一定时间;其三是用户需在医院休息1-2晚,不便于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医院也需投入一定运营成本;其四是人工判读加上繁杂机器佩戴的不适感可能造成结果“误差”。

迈动数康的脑电心电监测仪(睡眠监测仪)

迈动数康的脑电心电监测仪(睡眠监测仪)的主要优势之一便是便携。脑电贴片、心电贴片和血氧指环的组合大幅降低了佩戴的难度,也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尽可能实现了“无感”监测。与此同时,便携式脑电心电监测仪还能一定程度降低医疗机构在人员、床位等方面的运营成本。

并且,便携式心电监测仪(睡眠监测仪)不仅可进行实时监测,还可进行智能化结果判读,进而降低人工判读可能带来的“误差”。在此基础上再叠加便携带来的尽力“无感”,机器佩戴对用户睡眠质量的影响较小,因此迈动数康的脑电心电监测仪的监测精准度也有所保障。

据范芳芳透露,迈动数康心电监测的精准度达到了95%以上,脑电监测的精准度达到了91%以上。这为迈动数康“美梦仓”实现精准监测奠定了技术基础。

而在干预方面,迈动数康“美梦仓”主要应用垂直模型结合可自动调节触知觉、嗅觉、光感和听觉的刺激模块实现个性化干预。那么,如何尽力保障这些干预手段组合拳的有效性?这与迈动数康的数据积累有关。

除研读文献资料外,迈动数康还与多家医院如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浙江邵逸夫医院等进行合作,公司产品在50多家医疗机构做临床验证,积累了十万级医生标注的临床相关数据。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迈动数康的股东之一——麒盛科技,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电动床制造商,占据着全球智能电动床约33%的市场份额。麒盛科技所积累的百万级睡眠监测数据,也为迈动数康实现个性化睡眠干预提供了强势助力。

目前,迈动数康“美梦仓”还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医疗机构、学校心理健康室以及候车(机)厅等公共休息区将成为目标市场首选。

迈动数康美梦仓

Mindcare陪伴机器人:让孤独退场,让陪伴有温度

如果说“美梦仓”守护的是夜晚的睡眠,那么“Mindcare陪伴机器人”则是白昼里的暖光——它聚焦心理陪伴,让孤独在科技的温度里渐渐消融。

“Mindcare陪伴机器人”是迈动数康在睡眠相关领域-心理健康领域打造的拳头产品,主要专注于“一老一小”两个群体的陪伴。

选择“一老一小”两个群体的原因离不开需求的旺盛。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等机构开展的一项研究,随着年龄增长,7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焦虑情绪显著上升,70岁-79岁、80岁以上老年人群焦虑问题的发生率分别为16%和15.6%,且自评生活满意度和心理韧性也有所下降。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亦不容忽视。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我国现阶段抑郁检出率近10%,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6%,相较于10年前的检出率均大幅提升。而这些数据反映的,还仅仅只是老年与儿童群体众多心理问题之一。老年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可见一斑。这促使着迈动数康不宜余力地寻找解决方案,并最终推动了“Mindcare陪伴机器人”的诞生。

根据使用人群的不同,迈动数康“Mindcare陪伴机器人”共有两个版本——老年版和儿童青少年版。

基于情绪识别的情绪陪伴和交互是两版陪伴机器人的共同点。据悉,迈动数康研发的多模态情绪感知智能评估系统,可通过普通摄像头识别眼动信号,并可结合面部表情、语音语调、动作形态等多模态数据分析,实现情绪的精准识别。在此基础上再叠加迈动数康的Aladin垂直模型,即可实现深度对话与陪伴。

“Mindcare陪伴机器人”老年版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老年群体还有健康管理、远程照护、亲情连线等需求,迈动数康“Mindcare陪伴机器人”老年版还增加了相关模块,不仅可实现健康叮嘱、用药提醒、异常状况预警、家人亲情连线、远程照护协助等,还可在脑电心电技术的加持下,记录下睡眠的轨迹,实现睡眠健康的监测与干预。

迈动数康“Mindcare陪伴机器人”儿童青少年版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老年版与儿童青少年版均采用硬件机器人的产品形态,但儿童青少年版以动物为外在形态,不仅可为儿童青少年群体提供基于多模态情绪识别技术的情绪陪伴与交互,弥补数字化快节奏生活带来的陪伴缺失,亦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儿童青少年群体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呵护小朋友眼健康的同时也利于其身心发育,茁壮成长。

目前,迈动数康“Mindcare陪伴机器人”儿童青少年版尚处研发阶段;老年版已成功完成研发,计划将通过线下睡眠中心、养老机构等“登陆”市场。

科技的终极:让技术扎根生活,让温柔抵达人心

迈动数康拥有医疗级别的情绪识别模型和精神心理调控模型,欢迎有意愿的产业伙伴共同探索最佳的产品形态与落地形式,让人工智能的交流更有人性,让人机交互更有温度。

实际上,“Mindcare陪伴机器人”仅仅只是迈动数康探索脑机接口+大模型技术在精神心理赛道应用的缩影。除心理陪伴外,他们正以“脑机接口+大模型+数字疗法”为工具,叩开阿尔兹海默症、脑卒中等疾病的早筛与个性化干预之门。

正如创始人范芳芳在访谈中一再强调的那样:“无论多么高精尖的技术,都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具备真正的价值。而对于脑机接口和大模型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而言,精准监测+个性化干预的闭环,才是未来。”

或许,这正是迈动数康的底色——以硬核的技术为骨,以对人的关怀为魂,让科技在生活的土壤里扎根,最终结出“有价值”的果实。而那些关于睡眠的梦,关于陪伴的暖,不过是这棵树上,最先绽放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