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尹同跃称「降价是最无奈的一招, 是无奈之举, 是饮鸩止渴

  • 2025-07-11 19:30:06
  • 620

“今年以来,国家引导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清晰而坚定,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国标和管理要求。最近,工信部、中汽协等更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内卷式'竞争,抵制无序'价格战',降价可以说是应对竞争的最无奈一招,无论对行业还是企业本身,都是饮鸩止渴。中国汽车在经历了高度竞争的蓬勃发展之后,也站在了决断的'十字路口',必须回归本源,追求长期主义,筑牢安全和品质的发展根基,守护健康有序的产业生态。”

尹同跃说这话的时候,背景挺有意思。六月初的重庆,各大车企高管聚在一起,讨论的都是行业未来。当别人都在盘算怎么降价抢市场时,奇瑞这位掌门人却唱起了反调。在他看来,汽车行业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价格战,而是回归造车的本质——把产品做好,把质量搞上去。

"降价是最无奈的一招",这话听着有点无奈,但细想确实在理。现在走进任何一家4S店,销售顾问最先跟你聊的肯定是优惠多少、送什么礼品。好像车子本身怎么样,反而成了次要的。尹同跃提到工信部和中汽协最近的态度,说明上头也看不下去了,开始出手整治这种恶性竞争。

“工信部及时发布了动力电池安全的新国标,强化了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并就隐藏式门把手安全问题征求意见,不断念紧安全规范的紧箍咒。”尹同跃表示,最近工信部、中汽协等更是发出要求,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抵制无序价格战。在尹同跃看来,降价是最无奈的一招,是无奈之举,是饮鸩止渴的手段。“奇瑞自觉维护行业良性竞争环境,不跟风‘价格战’,做一个负责任、讲规矩讲文明的中国汽车品牌。”

汽车行业避免不了“卷”,但绝不能无序“内卷”。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明确指出,企业之间无序价格战,是“内卷式”竞争的典型表现。不仅影响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水平,而且损害消费者权益,危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于6月6日启幕。行业领军者齐聚一堂“反内卷”“抵制恶性竞争”。

值得深思的是:当规模与利润陷入零和博弈,车企如何打破“内卷”困局?价格战之外,是否存在更具战略性的破局路径?产业协同与技术创新,又该如何平衡短期生存与长期发展?

价格战下的行业困局

汽车行业价格混战已持续多年。2024年,价格战致使行业直接损失1380亿元,行业利润大幅下滑至4623亿元,同比下降8%,利润率仅为4.3%;而在2021年,这一利润率还是6.1%。

进入2025年,价格战战火仍在熊熊燃烧。5月,头部车企掀起的大幅度降价潮,引得众多企业纷纷跟进。

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会长王侠发布了一组令人担忧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内车市降价车型200多款,2025年前4个月降价车型已达60多款。刚刚过去的5月,情况进一步加剧,在头部车企大范围、大幅度降价带动下,多家车企跟进效仿,降价车型达百余款之多,降价幅度最高超5万元,甚至出现了好久不见的3万元级的车价。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这是我国汽车历史上同期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然而,在产销量实现双位数增长的繁荣表象下,行业结构性矛盾愈发凸显——众多整车企业正面临盈利能力持续承压困境,部分经销商甚至陷入“量增利减”局面。这种产销量增长与盈利能力下降的背离现象,清晰地表明行业发展处于不健康状态。

提升出海水平,坚持长期主义。出海车企要有大格局,大家都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组成部分,我们都盯着一顶中国汽车的帽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能把价格战卷向海外,更不能相互诋毁拆台,而是要在品质安全性能服务商多下功夫。我们不仅仅要把车卖出去,更要为当地带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供应链,一流的生态,真正贡献和服务当地,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