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轮动顺序, 你觉得对不对

  • 2025-07-28 02:07:56
  • 498

牛市的轮动,恰似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个板块都有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却又暗合着市场情绪的潮起潮落。

行情初启时,券商总是第一个吹响号角。作为资本市场的“晴雨表”,交易量攀升带来的佣金收入增长、IPO扩容释放的承销红利,让券商股率先尝到甜头。当券商股的涨幅拉开差距,资金开始转向估值更低、盘子更大的银行股。庞大的市值基数决定了银行股的启动往往意味着行情进入更稳健的阶段,存款利率调整、信贷规模扩张等消息,都能成为银行股起舞的催化剂。

银行股的热度尚未褪去,保险股已悄然接过接力棒。利率上行周期中,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预期改善,叠加保费收入的稳步增长,保险股的估值修复行情往往紧随其后。而当金融股的轮动告一段落,地产股常常带着产业链复苏的期待登场。从政策松绑带来的销售回暖,到保交楼推进释放的竣工数据,地产股的异动总能牵动建材、家电等上下游板块的神经。

随着经济复苏预期升温,资源类板块开始崭露头角。先是有色板块,铜、铝等工业金属价格与全球经济周期紧密挂钩,一旦需求预期转强,矿山、冶炼企业的业绩弹性便迅速显现。紧接着是钢铁股,基建投资加码、制造业复苏带动钢材需求,钢价上涨与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双重利好,让钢铁股迎来属于自己的周期。而煤炭股的启动,则往往与能源价格波动相关,无论是火电需求增长迎来新能源转型中的过渡需求,都可能点燃煤炭股的行情。

资源股的热潮过后,市场目光转向成长赛道。科技股首当其冲,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突破,总能引发资金对未来增长的无限遐想。当科技股的估值推至高位,题材股开始接过接力棒,从政策利好的新概念到跨界转型的小市值公司,题材股的炒作更依赖市场情绪与资金偏好。

题材股的狂欢过后,低价股成为资金追逐的目标。那些长期徘徊在低位、市值偏小的股票,仅凭“低价”标签就能吸引投机资金涌入。而当低价股的炒作也进入尾声,一些基本面薄弱的“垃圾股”竟也能鸡犬升天,这往往是市场情绪推向极致的信号。

最后入场的总是散户。当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股市,当开户数创下新高,散户带着“怕踏空”的焦虑蜂拥而入时,牛市的轮动也接近终点。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散户的热情达到顶峰,市场往往在狂欢中迎来转折,高位套牢的故事,便在一轮轮轮动的尾声不断重演。

这看似固定的轮动顺序,背后是资金对估值、业绩、情绪的动态平衡,而每一轮牛市的细微差异,又藏着时代与政策的独特印记。